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重视法律典籍翻译 助力中华法系复兴

来源:政治与法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世界诸法系中未因朝代更迭而中断且“唯一不掺杂其他法系因素”的古老法系,中华法系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以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经》为其开端,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沿

作为世界诸法系中未因朝代更迭而中断且“唯一不掺杂其他法系因素”的古老法系,中华法系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以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经》为其开端,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沿革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了完备阶段……此后又经过宋、元、明、清各朝的承袭沿用,到清末沈家本等人修改法律时,才告解体”。中华法系一度是东亚国家立法建制无可置疑的“母本”。古代中国是“东亚大地文化唯一之策源地”,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等东亚、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纵使在模仿程度和影响范围上不尽相同,但内核均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法律精神。以中国为核心形成的东亚法律文化共同体蓬勃发展,足以与西方执牛耳的罗马法文化分庭抗礼。梁启超就曾在《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一文中提到,“故高丽、日本、安南诸国,皆以彼时代继受我之法系”。

随着中华法系的产生和发展,先人在数千年的国家治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凝结出丰硕的成果——法律典籍。广义的法律典籍不仅关涉刑律典章一隅,同样与思想、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因此既应包括“由立法、司法、普法、解释、学术等活动而产生的文字资料,其种类有政书律典、行政与司法文书、审判档案、律学文献、实务参考、乡规民约、便民指南等”,还应涵盖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典籍中有关法的资料和内容。据《中国古籍总目》研究统计,中国古籍的著录总数为二十万种,其中“刑法之属”就有近八百种。张伟仁主编的《中国法制史书目》按规范、制度、理论、实务归类,著录书目2352种,是迄今为止最为宽泛详备的法律文献目录。而涉及法学内容的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难以计数。从狭义来看,法律典籍指的是古代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典和律法,包括正式的法典及其多种补充形式。“律”是古代法的主要形式,是“具有代表性的比较稳定的国家大法”,但并非唯一形式,作用和效力时常受其他法律形式的补充和制约。例如,汉朝有“令”“科”“比”,隋、唐增加了“格”“式”,五代和宋有“敕”,明、清有“例”。这些法律补充形式数量庞大,大多参酌时势世情而定,较正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一言以蔽之,中华法系千载传承,所遗法律典籍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法律奋斗史,传递了中国法律精神的火种,塑造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法律文化记忆。


综览中国法律典籍的对外译介历程,西方对中华法系法律和法治文化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以前,欧洲传教士来华,将自己在中国经历见闻写成游记,其中就包含对中国法律文化的描述和评价。此后直至18世纪中期,中外交流在曲折中前进,法律典籍外译也在其间积蓄力量。18世纪后,随着东西方交流的频繁发生,西方才真正开始对中国法律典籍的翻译。而近现代法律典籍的外译则主要集中于《大清律例》《洗冤集录》《唐律疏议》《大明律》四部典籍。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法律典籍翻译的研究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现有翻译成果无法满足研究需要,导致现阶段法律典籍翻译研究多集中于几部主要法典的研究。我国法典数量之丰毋庸赘言,但可供研究的译本寥寥无几。正律元典尚且如此,待译的法学思想、文化著作更是数不胜数。1995年,国家启动了《大中华文库》工程,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推进至今,已经出版110种经典著作,涵盖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但其中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法律典籍,足见当下法律典籍翻译之匮乏。

其次,对法律典籍翻译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国内有关法律典籍翻译的40余篇论文中,近半者都是对译文字、句、篇章的审度,讨论文本层面的转换问题。对译本的传播效果、文化影响、历史价值往往是寥寥数语或一笔带过,未能跳出文本的局限,从文明互鉴、法文化交流传播的高度对法律典籍翻译这一重要课题进行综合性研究,深入挖掘法律典籍的文化意义和传播价值。

再次,缺乏专业的法律典籍翻译人才。法律典籍的翻译涉及语内和语际双重翻译,译者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法学和外语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古文造诣,因此法律典籍译介“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翻译人才也是社会精英人才”。法律典籍翻译难度高、耗时长、出成果难的特点使不少译者望而却步,专业的法律典籍翻译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阻碍了法律典籍翻译的发展。

文章来源:《政治与法律》 网址: http://www.zzyflzz.cn/zonghexinwen/2021/0211/572.html



上一篇:内蒙古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
下一篇:【禁毒宣传】禁毒法律法规了解一下

政治与法律投稿 | 政治与法律编辑部| 政治与法律版面费 | 政治与法律论文发表 | 政治与法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政治与法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