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背景下孙子兵学勃兴的三个维

来源:政治与法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军事学的进入和传播是近代中国开放和变革的必然结果。面对西方军事学的潮水般涌入,如何处理西方军事学术与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原有军事学术的关系,是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军事学的进入和传播是近代中国开放和变革的必然结果。面对西方军事学的潮水般涌入,如何处理西方军事学术与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原有军事学术的关系,是需要近代先驱们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涉及对待《孙子兵法》的态度,更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是全盘继承还是批判继承?是全盘西方还是以我为主?这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道路和方向的大问题。在近代民族救亡的时代号角声中,以孙中山、蔡锷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物应运而生。他们肩负着救国救民的时代使命,他们目光敏锐,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做出了正确回答。

一、政治上,《孙子兵法》地位的确立——从孙中山到袁世凯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享有崇高的威望和重要地位。孙中山以自己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研究为民国时期孙子兵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研究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袁世凯则在其复辟帝制野心驱使下,在政治上运用其政府权力召集多种人才投入《孙子兵法》的研究,从而为《孙子兵法》研究拓宽了领域。

(一)孙中山与《孙子兵法》

孙中山为近代以来孙子兵学的勃兴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孙中山不仅以其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为民国时期孙子兵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密切联系实际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推动孙子兵学的发展。孙中山对传统兵学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非常推崇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他对《孙子兵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1]672这就明确肯定了《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兵学文化的杰出代表,还代表着中国军事哲学的智慧和成就。

虽然孙中山并未对《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展开论述,但是他有关《孙子兵法》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后来人们研究《孙子兵法》起到了积极作用。民国时期有不少军内外研究者在著作中引述孙中山此句评语。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孙中山对民国时期《孙子兵法》传播的重要影响。民国时期不少孙子兵法研究著作都是受了孙中山评价的启发。其中有专门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哲学的,如公羊寿1933年所纂述《孙子兵法哲理研究》是从军事哲学方面探讨孙子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引用孙中山此语,对《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哲理思想进行归纳与分析。亦有学者进而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与论证。温晋诚1939年在其所著的《孙子浅说补解》“序言”中就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孙子思想存在一定相通之处。

孙中山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为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深厚的军事文化,是孙中山军事思想和革命实践的文化渊源。孙中山在演说中经常引用《孙子兵法》及其他兵书名言,并汲取其思想精华,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他的革命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中,做到古为今用,使之成为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涵。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强调,国家如要继续生存,军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令人联想到《孙子兵法》开篇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足见孙中山的军事思想和实践根植于古代深厚的军事文化土壤,闪烁着《孙子兵法》哲理的光辉。孙中山关于《孙子兵法》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更直接和具体地体现在1921年12月10日他对滇赣粤军进行的《军人精神教育》演说中。在该演说中,孙中山高度重视军人精神培养,将革命精神提髙到了关系救国革命事业成败的高度,认为军人精神教育的核心是“智”“仁”“勇”。从字面来看,直接取自于《孙子兵法·计篇》关于将之素质“智、信、仁、勇、严”五者中的三者。关于这三者,孙中山联系实际做了深入阐发,指出军人要能够做到“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他认为,“仁”是军人精神境界中最髙贵的品质,军人之仁其目的在于救国,为国尽力。他指出,三民主义是军人精神的表现,也是军人之仁的表现,赋予军人之仁以新的时代和政治内涵。孙中山格外重视“勇”,强调“当革命军的人,第一要有胆量”,军人之勇当是“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之勇”。他指出:“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能发扬此三种精神,始可以救民,始可以救国。”[2]11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反映。孙中山一生为救国奔波,不怕艰险和牺牲,他的坦荡人格和光辉形象成为一面旗帜,往往大旗一挥,从者甚众,风起云涌,造成浩荡的革命风潮和气势。早期,对于改造会党、争取新军倾向革命,起了不小作用;后期,对于争取和改造旧军队、创建新军队同样功不可没。

文章来源:《政治与法律》 网址: http://www.zzyflzz.cn/qikandaodu/2021/0505/1063.html



上一篇:优待退役军人关键是提高政治站位
下一篇:郭村保卫战军事政治双胜利

政治与法律投稿 | 政治与法律编辑部| 政治与法律版面费 | 政治与法律论文发表 | 政治与法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政治与法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